2025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25-06-30
  

  • 全选
    |
    专题报道
  • 孙宇, 姜亦宸, 邵艳利, 康焱, 陈琦
    中国航天. 2025,(6): 7-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研制的“蓝色幽灵”1月球着陆器的任务背景、航天器系统组成、任务流程与探测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萤火虫航天公司的成功经验。作为“首次完全成功的商业月球着陆任务”,“蓝色幽灵”1任务的成功实施代表着商业力量在月球探测领域的持续壮大,为月球探测的商业化发展探索了多元盈利的路径,对我国后续推动商业航天健康发展,乃至制定月球与深空探测发展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姜亦宸, 孙宇, 马克, 邵艳利, 康焱, 陈琦
    中国航天. 2025,(6): 1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雅典娜”月球着陆器是美国商业航天公司直觉机器的第二个月球探测任务,该探测器在着陆时因导航系统失灵导致侧翻,进而被迫缩短其在月面的运行时间。在对“雅典娜”任务背景、系统组成、任务过程、任务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后,重点分析其侧翻事故的原因,并提出对我国深空探测商业化发展的几点启示。
  • 高思成, 黄显雯, 曹鸿谦, 杨昕彤
    中国航天. 2025,(6): 2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月球活动协商机制是国际范围内首个月球活动国际治理专门议程,其走向将对未来月球领域国际制度构建产生重大影响。针对月球活动协商机制新议程开展研究,旨在支撑我国有力参与后续月球活动协商机制国际磋商,保障我国后续月球探测任务顺利实施。在系统梳理月球活动协商机制新议程宏观背景的基础上,详尽追踪月球活动协商机制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对月球活动协商机制新议程具体内容、行动小组及后续发展进行初步评估并提出相关启示。月球活动协商机制议程历经“国际非政府组织酝酿期”、“官方化过渡期”和“政府间国际组织萌芽期”三个阶段,已正式进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官方议程。月球活动协商机制主要内容包括设立月球活动协商行动小组,负责对建立月球活动协商机制可行性及“信息共享”“安全操作”等具体规则开展研究。月球活动协商常设性机制成立与否,以何种模式、形态成立,将与月球活动协商行动小组未来几年的工作开展紧密相关。对此,建议积极开展月球活动国际规则与协商机制研究,高质量参与月球活动协商常设机制磋商。
  • 数字航天
  • 王国庆, 陈光磊, 石晓宇, 赵越, 丁博晋, 孙青波
    中国航天. 2025,(6):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航天企业经营管理系统(AerospaceEOM)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管理特征构建的一体化协同管理系统,旨在推动经营管理领域业务流程重塑、全级次穿透和跨业务协同。介绍了航天科技集团AerospaceEOM的业务规划、建设必要性和进展成效,总结了航天科技集团在AerospaceEOM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方法。通过AerospaceEOM建设,改善了航天科技集团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有效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可为其他大型企业开展经营管理系统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 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
  • 孙朋成, 张克, 张雪胭, 王芳, 蒙和山
    中国航天. 2025,(6): 3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军以大国竞争战略为牵引,推动作战试验理论创新,以及数字技术、建模仿真技术在精打装备作战试验领域的应用,以支撑美军及盟友在近似实战环境下开展新型概念验证、战术战法优化及运用保障策略检验。剖析了高端战争及其制胜机理、高端战争对精打装备作战试验能力要求,分析了美军精打装备作战试验能力建设实践及启示,针对性地提出了精打装备作战试验能力建设的建议,为我军精打装备作战试验数字化转型、实战化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 航天政策与管理
  • 马玉伟, 杨绪印, 崔永双, 凌国厚
    中国航天. 2025,(6):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新时期军工企业能力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军工能力体系效能型建设在顶层统筹谋划、能力结构布局、全流程闭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优化布局推进能力建设体系转型的思路、内涵逻辑和主要举措。
  • 刘海光, 袁维佳, 高慧玲, 李亚楠, 王琪
    中国航天. 2025,(6): 47-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商业航天发射场在提供快捷、便利市场化航天发射服务的同时,如何有效管控发射质量安全风险,实现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确保发射场设备设施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已成为其任务管理的重中之重。聚焦航天商业发射场质量安全管控,对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质量安全管控模式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方法和措施,助力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 博闻航天
  • 王思恒
    中国航天. 2025,(6): 5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以美国太空发展局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兴势力正在颠覆航天产业。“破坏性创新”由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坦森提出,被视为创业者颠覆行业的核心力量,美国太空发展局将提供破坏性创新力量作为使命。
  • 航天产业观察
  • 李治明, 何颖, 吴霜
    中国航天. 2025,(6):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商业航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发展的新高地。通过对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布局进行多维度剖析,总结其在各个层面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重点区域和国家级战略项目布局的分析,探讨差异化发展路径,并提出全面深化产业布局协作、加强要素资源保障,以及地方政府资金支持等策略建议,旨在形成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协同化发展的新思路。
  • 航天传承
  • 白东梅, 杨伟光, 朱兴华
    中国航天. 2025,(6):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弘扬航天精神是应对百年变局、科技竞争与文明互鉴的系统性实践。弘扬航天精神具有强化国家认同、提供复兴动力、构建文化纽带、凝聚全球共识的时代意义。在弘扬航天精神的社会环境呈现出社会文化基因深厚、政策强力支撑、传播实践创新活跃的背景下,可以通过重构集体与个体融合的叙事体系、建立完整的传播范式、设计深度参与机制、构建多层次支撑生态、塑造跨文化话语体系等策略,以将航天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人类共同财富,为民族复兴与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精神基石。
  • 空天瞭望
  • 中国航天. 2025,(6): 6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