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4-30
  

  • 全选
    |
    专题报道
  • 王坤, 任复茂, 王弘照, 马立
    中国航天. 2025,(4): 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在进行航天保险投保时,也向保险市场提出了不同于传统项目的投保需求。总结了商业航天保险在保险金额、保障范围、投保险种等方面的特点;基于对商业航天产业链主要风险的分析,在保险产品的选择,保险方案的设计,保险安排模式的使用及风险管理的实施方面对商业航天保险项目提出投保与承保建议;提出通过“经纪人+财产公司”的联动模式,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险解决方案。
  • 杨伟光, 白东梅
    中国航天. 2025,(4): 15-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商业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复杂化,作为风险管理和损失分摊的重要手段,航天保险具有行业共识的标准化进程,对商业航天特别是民营商业航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探讨航天保险标准化的必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商业航天在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市场拓展和法律规范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以期为商业航天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赵涛, 李栩, 赵明星
    中国航天. 2025,(4): 2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航天科技、产业资本与宏观政策的共同驱动下,我国航天活动已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在火箭、卫星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商业前景。商业化背景下的航天活动除了技术复杂、耗资巨大、风险较高等特性之外,还体现出参与主体多元、运作流程复杂等特性,航天风险管理的需求愈发凸显,航天保险成为航天商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风险防范手段。目前,商业航天保险市场呈现出承保主体数量较少、保险费用比一般财产险高、保险分散风险能力有限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商业航天保险市场发展,有必要对航天保险市场参与主体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引导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并推动航天保险市场发展。
  • 蔡高强, 张伊
    中国航天. 2025,(4): 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快速扩张,商业航天高风险特性日益凸显,第三者责任险制度对其产业稳健发展至关重要。商业航天第三者责任险制度涵盖保险主体、范围、费率确定及理赔流程等多重要素。当前,国际商业航天保险市场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我国商业航天保险市场正面临保额上限不足、保险覆盖不足、风险评估难、企业负担重等问题,虽发展迅速但仍与国际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为此提出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保险创新性发展等建议,以期解决现存问题,推动商业航天第三者责任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助力提升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国际竞争力。
  • 沈开涛, 任复茂, 王弘照, 王坤, 马立
    中国航天. 2025,(4): 38-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航天强国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航天保险的有力支持。由于航天保险具有科技含量高、方案复杂、风险保障需求大等特点,保险经纪人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维护投保人权益、服务产业发展的市场作用。结合保险经纪人在中国航天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服务航天保险的模式,针对当前商业航天保险面临的投保困境,提出保险经纪人服务商业航天保险的创新模式。
  • 黄继茂, 戴维序, 郭鉴威
    中国航天. 2025,(4): 4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经过充分的市场验证,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环节深入应用,为农险实务提供了翔实客观的数据支撑,有效提升了承保理赔的效率。结合农险实务,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承保阶段的应用场景,包括AI地块提取、作物分类提取和灾害损失分析;综合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农险理赔实务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路径;展望遥感技术与农险实务深度结合,推动跨领域技术融合走向定制化、标准化、智能化。
  • 中国报道
  • 本刊编辑部
    中国航天. 2025,(4):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编辑部
    中国航天. 2025,(4):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博闻航天
  • 李威, 赵国柱
    中国航天. 2025,(4):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4年是印度战略核导弹技术发展的关键一年,其先后成功完成“烈火”5分导式多弹头(MIRV)洲际弹道导弹飞行试验和K-4潜射弹道导弹首次潜艇发射试验。系统分析了这两项重大技术突破的战略意义与技术特点,探讨了印度在固体发动机、制导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的进步,并与美、俄等国的同类装备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评估了印度“三位一体”核力量体系建设现状,指出其在分导多弹头小型化、潜射导弹射程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航天严业观察
  • 王雨, 何颖, 李秋燕
    中国航天. 2025,(4): 64-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历10年发展,中国商业航天在卫星制造、火箭制造、航天发射等领域能力持续提升,全产业链供给能力基本形成。未来5年,卫星制造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并通过液体火箭量产、天基测控部署和新兴航天应用拓展等方式实现供给能力迅猛增长。针对中国商业航天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强化国家需求对接、平衡规模与质量,提前布局“星网”后时代新兴领域等建议。
  • 空天瞟望
  • 中国航天. 2025,(4): 7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