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30
  

  • 全选
    |
    专题报道: 太空法律法规研究
  • 尹玉海, 林灿杰
    中国航天. 2024,(8):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空作为全人类共同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场域,承载了全人类的共同期待,兼顾了所有国家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随着近些年行星资源开发行为的日趋兴盛,惠益分享机制确保了全人类利益的落实,平衡了不同航天实力国家之间的利益,成为行星资源开发的指导性原则。在现有机制的指引下,由于上位法律规范的抽象性和模糊性,下位具体规则又因国家间分歧无法达成一致共识,使得这一机制的实践受到单边主义和商业航天开发的不断侵蚀,缺乏具体可行的惠益分享路径。我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应当以国家主导为核心,协调多边发展关系,借助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这一多边平台机制,构建全方位多方共同参与惠益分享的中国路径,使得外空探索的成果更多惠益全人类。
  • 高思成, 杜辉, 杨文奕
    中国航天. 2024,(8): 1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入挖掘联合国外空委、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裁谈会等政府间多边平台及相关机构间/非政府组织相关资料,梳理2018年—2023年间全球空间交通信息共享与协调规则及机制有关进展,分析美国、欧洲、俄罗斯及发展中国家国内实践及其在联合国外空委等多边平台表露的空间交通信息共享与协调有关政策立场,总结空间信息共享与协调规则及机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启示与建议。
  • 蒋圣力, 张懿珺
    中国航天. 2024,(8): 2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商业航天的兴起,外空安全的基本内涵正在从传统外空安全向新型外空安全演进。商业航天背景下,新型外空安全问题具体表现为国家间对外空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争夺、愈演愈烈的空间碎片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商业微小卫星星座建设问题。针对外空自然资源开采引发的外空安全威胁,应当厘清不得据为己有原则的内涵并明晰外空自然资源的权利属性。针对空间碎片引发的外空安全威胁,应当以减缓新碎片的产生与空间碎片主动移除为路径,在法律层面明晰登记国的义务,并保障主动移除者的权利。针对商业微小卫星星座引发的外空安全威胁,应当从国际法与国内法层面分别提出法律应对路径。
  • 高岚
    中国航天. 2024,(8): 3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阿尔忒弥斯协定》制定了外空资源利用的若干基本原则,解释了《外空条约》的核心条款,成为适用《外空条约》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应当指出的是,这种行为模式逐渐构成现行外空法的嗣后实践。在外空法律斗争的宏大背景下,小圈子排他式共识破坏了真正的多边主义条约的稳定性,为重构习惯法秩序奠定国家实践和法律确信的基础。在空间资源开发细则尚待明晰的阶段,承认一国外空资源开发的行为自由,不过,这种自由应当是有边界的,需要以惠益共享为目标。
  • 航天系统与技术
  • 赵建军, 甄文龙, 吕功煊
    中国航天. 2024,(8): 37-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火星原位资源制备氧气和燃料可大幅降低火星探测任务对地球物质和能源补给的依赖,对未来实施火星采样返回和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原位资源利用策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借助MOXIE制氧装置已实现人类首次火星制氧实验,验证了火星原位资源利用的可行性,为未来载人火星探测和更远、更久的深空探测提供了新思路。介绍了MOXIE制氧装置的结构和原理,以及MOXIE在火星制氧方面取得的最近成果;分析了影响MOXIE制氧装置制氧性能的因素与可能的性能衰减机制;并比较了MOXIE装置借助的固体氧化物电解二氧化碳技术与其他潜在的地外二氧化碳利用技术;论述了发展原位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并就未来技术发展和设备放大提出一些见解。
  • 徐浩东, 李利群, 张鑫, 王文笛
    中国航天. 2024,(8): 4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射场综合保障能力是新型固液捆绑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核心基础条件,保障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火箭总体要求与发射场保障之间的匹配度。首先,着眼提升单次测发任务成功率,分析了火箭技术要求与地面设备保障之间的匹配性,指出发射场高效保障的规律特点;其次,着眼提升年发射量,进一步分析了火箭全年发射频度与发射工位射后修复准备能力之间的匹配性,指出发射场能力提升的路径措施;最后,论述了箭地匹配盲点的危害和识别防控。实践证明,箭地匹配性的充分论证和有效提升,对增强火箭发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航天产业观察
  • 庄涵涵, 孙大一, 宋洁琼, 赵瑞环
    中国航天. 2024,(8): 5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大规模星座的发展及卫星设计制造技术的提升,快速低成本的微小卫星成为国内外航天机构的重点研究方向。选取微小型卫星平台研制中的快速低成本造星、在轨微推进和卫星离轨3种关键技术,分析相关专利的申请信息和技术信息,研究其技术创新分布、发展趋势及国内外重要创新主体关注方向等内容,以期通过知识产权蕴含的丰富技术信息对我国相关领域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 空间探测
  • 陆思羽, 马雪梅
    中国航天. 2024,(8): 57-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全球对地月空间探测的竞争日益激烈,可持续的、以科学为导向的地月空间探索成为未来地月空间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我国正处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型的关键阶段,地月空间测控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对我国地月空间探测任务规划、资源分配、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提升我国在地月空间探测领域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地月空间测控系统任务的发展现状,分析测控系统相关可靠性技术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情况,结合地月空间探测任务的未来发展计划与可靠性技术研究,进一步对未来提升地月空间测控任务可靠性工作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 瞰视界
  • 李双博, 赵莹雪, 朱华桥, 赵蒙, 孙鲲
    中国航天. 2024,(8): 64-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分析了美国2025财年国防预算的总体情况、重点事项和各军种预算支出的构成与变化,并结合美国深入推进大国竞争的战略背景研究总结了其2025财年国防预算的主要特点。整体来看,随着国际形势及地缘政治的发展变化,美国政府虽经历了不同的执政团队,但在国防安全的总体策略上保持一致,即:坚持美国优先,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导向,积极推动大国竞争战略,确保自身绝对霸权地位。
  • 合作伙伴
  • 中国航天. 2024,(8): 7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空天瞭望
  • 中国航天. 2024,(8): 7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