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熊文, 徐明伟
中国航天. 2020,(9): 29-35.
针对航天器接口繁多、协议不统一、软件架构不统一的问题,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于1999年成立了航天器星载接口(SOIF)工作组,专门研究和解决此问题。2003年该工作组被改组为航天器接口业务领域(SOIS),成为CCSDS六大技术领域之一。2007年,SOIS提出航天器接口业务参考体系架构以及配套的CCSDS标准建议书。201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总体设计部均提出了基于SOIS的星载软件架构。 目前,SOIS参考体系架构还在不断演进,配套的接口业务标准也处于5年一度的更新之中,相关的软件架构也在不断改进,并且与SOIS正在重点研究的电子数据表单(SEDS)进行结合。欧洲空间标准化组织(ECSS)一方面基于SEDS开发欧洲的扩展EDS,另一方面同步推出与SOIS兼容的星载数据链路层协议标准,如1553B、SpaceWire、时间触发以太网(TTE)等。 中国已研制上百个航天器,但在航天器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软件架构的统一方面仍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 (1)航天器内部接口包括1553B、CAN、422、LVDS、TLK2711、SpaceWire等多种类型,同一种接口的数据链路层或应用层协议也不统一,存在系统联试复杂、测试周期长、不利于航天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等问题。 (2)航天器软件尤其是综合电子系统软件与接口、协议密切相关,由于各领域航天器接口和协议各异,软件难以重用,存在重复开发和测试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点分析航天器接口业务标准化以及星载软件架构的研究现状,研判其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