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accesse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MISSILES AND OTHER WEAPON SYSTEMS
    Aerospace China. 2024, 0(12): 59-65.
    基于公开资料分析美国导弹防御系统(MDS)“下一代拦截弹”(NGI)研制的背景及最新进展,阐释NGI姿轨控,高精度目标探测识别,多拦截器协同制导控制,可选择二、三级火箭助推器,复杂条件下数据传输通信及数字工程发展战略支撑等关键技术,并分析其作战能力。
  • Aerospace China. 2024, 0(11): 21-31.
    由于其特殊的高度和自然环境,临近空间成为联结空与天之间的桥梁,其战略地位和应用价值被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开发和利用。目前,各国发展的临近空间飞行器主要分为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和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两大类,围绕产业发展重点介绍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具有良好的长期驻留能力和独特的工作高度,在侦察监视、预警探测、通信中继、国土资源观测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和发展前景。概述了以平流层飞艇、高空气球、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为代表的三种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的概念,对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可为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的研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 SPECIAL SUBJECT
    Aerospace China. 2024, 0(12): 7-13.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等机构公开发布2024年“全球商业遥感排行榜”,成为全球商业遥感领域热议的焦点。阐述了该排行榜的编制与发布背景,介绍了排行榜的评比方法、评比结果与奖牌分布情况,并与2021年“全球商业卫星成像能力奖牌榜”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2024年排行榜的评比结果,并就如何推动我国商业遥感产业和能力发展提出启示建议。
  • SPACEBY-TALK
    Aerospace China. 2025, 0(2): 53-60.
    对2024年全球航天器发射情况进行了总结:2024 年全球共发射2867个航天器(2821个成功入轨),发射质量达1900t,与2023年相比数量减少2%、质量增加40%。美国在航天器研制和发射数量上占比最高,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对发射数据影响显著。商业航天器占比86.9%,通信卫星数量最多,遥感卫星数量增长明显,技术验证卫星数量减少。非传统航天国家航天器数量增加,各类型应用卫星呈现新发展趋势,如多国加速星座计划,小卫星受青睐等。但非传统航天企业在政府和军事用户市场占比仅6%。
  • Aerospace China. 2024, 0(11): 6-20.
    围绕如何开发和利用临近空间展开探讨,首先介绍了临近空间的界定、特点及挑战、开发意义;接着分析了跨越临近空间进入太空的技术难点,以及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挑战;随后详述临近空间的开发利用,分为高速投送应用如高超声速飞机与导弹,低速飞行器如高空气球、平流层飞艇、超长航时无人机;最后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进行思考,指出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是天地往返的终极追求,高效组合动力是高超声速技术关键,减重降耗是低动态飞行器实用化必由之路。
  • Aerospace China. 2024, 0(11): 32-42.
    在对系留气球、对流层飞艇、平流层飞艇等不同类型浮空器进行分类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浮空器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初步探析了浮空器系统的关键技术,对浮空器未来产业化发展作了展望和建议,可为浮空器技术与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SPECIAL REPORT: Analysis of Operations for Aerospace and Defense Groups
    Aerospace China. 2025, 0(7): 7-12.
    在介绍洛马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及各个事业部的业务和运营情况的基础上,对洛马公司2024年年报公布的财经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该公司实践和我国军工企业实际情况,为我国航天军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和建议。
  • SPECIAL SUBJECT
    Aerospace China. 2024, 0(12): 23-30.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带动下,商业火箭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民营商业火箭公司不断涌现并取得显著进展。基于SWOT分析模型,对民营商业火箭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并为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给出对策建议,力求为民营商业火箭公司长远发展提供借鉴。
  • SPACE EXPLORATION
    Aerospace China. 2025, 0(2): 46-52.
    “嫦娥”七号任务是我国首个月球南极极区探测任务,除了配置有多台套国内科学载荷外,计划还将搭载6台国际合作载荷。在介绍“嫦娥”七号任务拟搭载的国际合作载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其任务国际合作载荷的特点进行专业分析,从组织体系、研制流程、质量保障、计划进度、风险分析与识别等角度,对“嫦娥”七号国际合作载荷效率高,针对性强的管理办法、管理模式展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作为国际载荷组织管理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为整个任务的顺利推进和载荷工作的圆满成功提供切实的保障与支持。
  • SPECIAL SUBJECT
    Aerospace China. 2024, 0(12): 31-39.
    2024年10月1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进行了“超重-星舰”的第五次综合飞行试验,任务中首次利用发射架机械臂对“超重”助推级实施捕获,标志着SpaceX在火箭重复使用技术上的又一突破。将对任务执行情况及试飞箭的改进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 Aerospace China. 2024, 0(11): 59-67.
    战争形态由信息化形态向智能化形态演进,全域联合、多域协同、体系对抗开始成为大国高端战争主要作战模式。临近空间介于传统航空域与太空域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环境优势,将成为大国战略竞争和多域联合军事体系对抗的主战场之一。运用系统工程思想,聚焦未来5~10年战争形态及典型作战样式演变趋势,充分发挥装备、技术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临近空间作战运用的前沿探索,创新构建基于时间敏感目标的多域协同、快速灵巧的组合打击杀伤链,研究总结基于临近空间的多域联合作战体系,为我军提供信息和理论支撑。
  • review of global space actvities in 2024
    Aerospace China. 2025, 0(1): 60-67.
    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全年共开展了43次商业火箭发射任务,发射频次和入轨卫星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卫星互联网星座组网进程加快,可复用运载火箭、星间/星地超高速光网传输等多项技术取得新突破;新型卫星通信终端和商业模式初现,太空旅游商业化进程加速;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密集出台,产业基地加速布局,融资规模再创新高。从发射任务、技术创新、应用服务、政策规划、融资规模等多维视角回顾了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并尝试提出了2025年商业航天发展重点与趋势。
  • SPECIAL REPORT
    Aerospace China. 2025, 0(5): 5-19.
    随着商业航天的快速崛起,太空旅游从科幻概念逐步走向现实,成为太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全球太空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亚轨道飞行、轨道旅游到未来环绕月球的阶段性目标出发,探讨了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梳理了美国、中国、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布局与商业实践;总结了太空旅游的经济价值、社会影响及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太空旅游不仅将催生万亿美元级的新兴市场,还将在推动航天技术民用化进程、激发公众科学兴趣,为深空探索带来资金支持等方面起到助推作用。未来,随着成本的下降和安全性的提升,太空旅游将逐步实现规模化,成为全球经济格局变革的关键力量之一。
  • SPECIAL SUBJECT: Research on Space Security
    Aerospace China. 2025, 0(3): 49-53.
    美太空司令部2023年提出“动态太空作战”概念,意图通过提升航天器机动能力重塑太空作战方式,谋求大国竞争背景下的太空优势。通过对“动态太空作战”概念的提出过程、基本机理与能力需求等基本情况梳理,系统分析了支撑该概念实施的关键技术领域,包括太空域感知、太空指挥与控制、航天器推进及在轨服务等方面的项目情况,归纳总结其本质特点、作用影响及发展前景。
  • SPECIAL SUBJECT: Research on Space Security
    Aerospace China. 2025, 0(3): 18-23.
    聚焦大国竞争背景下的太空安全战略形势与实践路径,系统阐释太空安全作为国家安全要塞、科技发展引擎、规则博弈支点和经济运行命脉的多维价值,剖析主要航天国家在战略布局、力量建设、装备研发、深空预置、实战演习和国际合作等维度的竞争策略。预判未来将形成军事化、商业化与多极化交织的发展态势,提出需通过升级危机管控机制与深化国际合作,以“共同安全观”重构太空治理体系,推动构建太空人类命运共同体。
  • PECIAL SUBJECT
    Aerospace China. 2025, 0(2): 6-6.
  • PECIAL SUBJECT
    Aerospace China. 2025, 0(2): 13-17.
    在各航天大国竞逐地月空间的背景下,美国国家科技委发布了《国家地月空间科技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了牵头及参与部门,阐述了未来5年的具体举措。在分析了该计划出台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了解读,最后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 Aerospace China. 2024, 0(11): 49-58.
    高空科学气球具有飞行高度高、飞行状态平稳、研制成本较低、研制周期较短、飞行实施便捷的特点,是临近空间科学研究和新空间技术验证的良好平台。临近空间重载浮空飞行器是一种大载重高空科学气球,在介绍临近空间重载浮空飞行器系统设计、性能分析和飞行试验情况的基础上,基于临近空间重载浮空飞行能力,分析了重载浮空飞行器在临近空间环境探测和临近空间生物效应等领域的科学观测和研究,以及宽域飞行器、小天体采样返回舱和临近空间辐射基准传递定标体系等空间技术验证方面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重载浮空飞行器在临近空间科学观测实验和新空间技术验证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CHINA REPORT
    Aerospace China. 2024, 0(12): 40-43.
  • SPECIAL REPORT: Analysis of Operations for Aerospace and Defense Groups
    Aerospace China. 2025, 0(7): 20-26.
    根据波音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报内容,重点解读波音公司及其各部门全年的经营数据,分析波音公司所面临的困境及措施,并结合我国航天军工企业实际情况得出相关启示。
  • SPECIAL SUBJECT
    Aerospace China. 2024, 0(12): 14-22.
    当前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正迅速发展,新型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的出现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监管挑战。美国作为最早实现RLV商业化应用的国家,在RLV发射再入许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监管体系。通过梳理美国商业RLV发射再入许可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析该制度的许可主体及范围、许可流程和许可条件等主要内容,揭示该制度具有预先性、多主体协作性和灵活性等特征。我国目前正处于商业RLV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根据我国商业RLV发展现状并结合美国的经验,提出我国应加快制定相关许可法规,重视多方协作与反馈,优化许可流程,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合作动态、灵活高效的商业RLV发射再入许可制度,助力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 WORLD VIEW
    Aerospace China. 2025, 0(7): 68-72.
    特朗普政府提交的2026财年预算申请中,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分配额度降幅创历史纪录。梳理本次预算申请的基本情况,简析各领域预算的调整变化,研究其背后逻辑,并研判该预算对美国空间探索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
  • PECIAL SUBJECT
    Aerospace China. 2025, 0(2): 7-12.
    2025年1月,共和党人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开启了其时隔4年后的第二次总统任期。鉴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在太空领域“大刀阔斧”式的强力改革,对其第二次总统任期内的太空政策走向及对华太空战略研判尤为重要。通过梳理特朗普第一任期及竞选期间至就任初期的主要太空政策举措,从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途径4个方面对其未来太空政策走向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其党派属性、个人特质及第一任期内的对中国太空战略举措,从太空科技、军事、联盟、规则4个层面对中国战略提出初步研判。
  • Aerospace China. 2024, 0(11): 68-76.
    太阳能无人机作为以太阳能为唯一能源的电动无人飞行器,以其临近空间和长航时的优势,在军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太阳能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国内外太阳能无人机已有和潜在的应用方向展开了论述,并对太阳能无人机实现工程应用所面临的产品和产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问题解决途径建议,最后对未来太阳能无人机的规模化应用进行了畅想。
  • SPACE SYSTEM AND TECHNOLOGY
    Aerospace China. 2025, 0(2): 33-39.
    随着我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以液氧/甲烷为推进剂的运载火箭是商业航天公司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对应用于“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的甲烷自生增压系统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以电磁阀和孔板组合的甲烷自生增压系统设计方案,完成了关键单机产品的研制,开展了甲烷自生增压性能的仿真分析,增压计算结果与动力系统试车试验结果和飞行结果一致性较好。飞行试验结果表明,甲烷自生增压系统设计合理,工作正常,能满足火箭飞行技术要求。
  • NEWS IN BRIEF
    Aerospace China. 2024, 0(12): 68-68.
  • review of global space actvities in 2024
    Aerospace China. 2025, 0(1): 28-38.
    2024年,全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亮点频现。我国“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将探月工程推向新的高度。与此同时,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主导的多项商业月球探测任务成功或部分成功实施,标志着商业航天正朝着多元化、多点开花的趋势发展。欧空局的“赫拉”(Hera)探测器顺利发射,接力两年前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旨在进一步验证小行星防御任务中撞击技术的有效性。此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欧罗巴快船”探测器也已启程,目标直指木星的卫星——木卫二,彰显了人类探索地外生命迹象的不懈努力。日益深化的国际合作、蓬勃发展的商业航天,以及多款新型运载火箭的密集首飞,有望为未来的深空探测领域带来更多惊喜与变革。对2024年月球探测、行星探测、近地小行星防御及天文观测等方面的进展与科学发现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国际相关政策规划及合作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深空探测的发展重点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 WORLD VIEW
    Aerospace China. 2025, 0(2): 61-69.
    美国 SpaceX 公司的“超重 - 星舰”第七次综合飞行试验(IFT-7)中,“超重”助推级成功回收,但二代“星舰”飞船级因推进剂泄漏突发意外解体。此次试验目标涵盖“星链”模拟器部署、发动机在轨重启等多个方面。详细梳理试飞过程,包括上升段、一级返回和二级飞行情况,分析故障原因为液氧 / 燃料泄漏;介绍了二代“星舰”在推进系统、热防护系统等方面的改进。同时指出,“星舰”解体碎片再入造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具有较为完善的发射活动监管和响应机制,但也凸显二代“星舰”设计存在薄弱环节,短期内难以投入使用。
  • SPACE SYSTEM AND TECHNOLOGY
    Aerospace China. 2025, 0(7): 62-67.
    系统梳理了全球小卫星化学推进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首先概述了小卫星化学推进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快速响应和机动性方面的优势;随后从技术路线维度深入分析了小卫星化学推进技术当前发展现状,包括传统化学推进的创新演进、绿色推进剂的环保替代进展、固液混合推进技术及固体推进技术的创新突破;最后探讨了未来绿色推进剂的推广应用、清洁度控制技术升级、模块化与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技术路线规划提供参考。
  • SPECIAL REPORT: Analysis of Operations for Aerospace and Defense Groups
    Aerospace China. 2025, 0(7): 13-19.
    根据美国诺格公司发布的2024年经营数据内容,重点分析诺格公司2024年经营数据,梳理诺格公司四大关键领域的经营情况,并结合我国航天军工企业实际情况得出相关启示。
  • review of global space actvities in 2024
    Aerospace China. 2025, 0(1): 19-27.
    2024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呈现出多方面特点。全年共执行263次发射任务,较2023年增长18%,商业发射次数和占比显著增加,非商业发射次数和占比均减少。中美两国发射次数最多,占全球发射总数的 86%,其中 SpaceX发射138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射51次。发射场分布更加集中,美国部分发射场发射任务增长明显。新老火箭均有发射失利情况,全球运载火箭更新换代进程加速,多款主力火箭退役或转型,同时也有不少新型火箭首飞成功。SpaceX 的高频发射推动了相关创新,但也带来竞争压力,占据了全球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的绝对份额。
  • PECIAL SUBJECT
    Aerospace China. 2025, 0(2): 23-32.
    自2018年2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次发射2颗“星链”(Starlink)试验卫星以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累计发射219批次,共计7592颗。“星链”星座在商业等多个战略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SpaceX宣称,为加强太空安全和维护外空活动的可持续性,其进行了大量碰撞规避机动操作,而“星链”星座的自主避碰系统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外大型星座将大规模占据容量有限的近地轨道,星座内部及跨星座间的太空可持续性问题将日益严峻。因此,深入研究“星链”星座自主避碰系统的支撑机理和运行机制,并据此对我国太空交通管理政策、平台、机制、规则及共享数据等方面提出启示和建议,将有助于我国大型星座的安全运营管理,保障国家太空资产的安全。
  • Aerospace China. 2024, 0(11): 43-48.
    以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平台结构为分析对象,梳理出结构系统具有“三低”和“三大”的特点,而结构设计难点主要体现在多重矛盾的综合优化设计方法上。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太阳能无人机结构系统面临的多学科结构总体布局综合优化设计、极低频密集模态气动弹性分析设计、结构多种局部优化设计、大尺度超薄壁复合材料结构件设计工艺一体化、结构功能一体化等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思路。
  • SPACE INDUSTRY OBSERVATION
    Aerospace China. 2025, 0(7): 54-61.
    美国的洛马公司、RTX公司(原雷神技术公司)、诺格公司、波音公司,欧洲空客公司,英国BAE系统公司,法国泰雷兹公司及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等8家企业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全球百强军工企业名单排名前20。通过对比这8家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发现欧洲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普遍高于美国企业,航天业务的国际化程度普遍低于其他业务,防务业务的国际化程度普遍低于民用业务。
  • CHINA REPORT
    Aerospace China. 2024, 0(12): 48-51.
  • SPACE SYSTEM AND TECHNOLOGY
    Aerospace China. 2024, 0(12): 52-58.
    高功率密度、高效且安全可靠的能源系统是提升临近空间飞行器飞行时间、延长使用寿命和保证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首先,梳理临近空间飞行器能源系统的典型架构,包括高功质比太阳电池、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及高效率能源管理系统三大核心组件;然后,回顾了太阳电池与储能电池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在临近空间飞行器中的应用;接着,对高效率能源管理系统进行了概述;最后,从多个维度对临近空间飞行器能源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NEWS IN BRIEF
    Aerospace China. 2024, 0(12): 66-66.
  • NEWS IN BRIEF
    Aerospace China. 2025, 0(2): 70-71.
  • SPECIAL SUBJECT
    Aerospace China. 2025, 0(4): 47-54.
    近年来,经过充分的市场验证,遥感技术在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环节深入应用,为农险实务提供了翔实客观的数据支撑,有效提升了承保理赔的效率。结合农险实务,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承保阶段的应用场景,包括AI地块提取、作物分类提取和灾害损失分析;综合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农险理赔实务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路径;展望遥感技术与农险实务深度结合,推动跨领域技术融合走向定制化、标准化、智能化。
  • SPACE INDUSTRY OBSERVATION
    Aerospace China. 2025, 0(5): 40-47.
    在卫星制造小型化和运营星座化趋势的带动下,2024年全球航天器制造订单数量和规模均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3个100颗卫星以上的星座项目订单均为欧洲国家发起,欧洲正在加快建设规模化卫星星座,增强自主航天能力;卫星制造商和用户的分布较以往更加广泛,非传统航天国家从制造端和应用端发力,进入航天领域;软件定义卫星平台在商业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中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卫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